磁碟分區類型:MBR與GPT的檢查方法、實例分析、克隆後系統啟動問題

磁碟分區類型:MBRGPT的檢查方法、實例分析、克隆後系統啟動問題

 

編輯日期:2024/10/30


文章目錄

1.如何檢查磁碟分區類型:確認磁碟是否為MBRGPT格式

2.實例解析:如何辨識磁碟分區類型為MBRGPT

3.克隆磁碟的系統啟動問題:當C磁碟為GPTD磁碟為MBR時的處理方式

4.在磁碟管理中對調磁碟代號時的注意事項:如何避免重複的磁碟代號

5.MBRGPT分區類型的技術比較:哪一個類型更新型且通用?

6.磁碟分區類型MBRGPT的主要差異與優缺點分析

 

 



  

一、如何檢查磁碟分區類型:確認磁碟是否為MBRGPT格式

克隆到磁碟必須注意MBRGPT分區格式的差異,如果您的原始C磁碟使用的是MBR(主引導記錄),而目標D磁碟是GPTGUID分區表),克隆後可能會遇到系統無法啟動的問題。EaseUS Todo Backup通常會提示這些差異,並提供轉換工具。如果不確定,可以在克隆之前檢查兩個磁碟的分區類型,並考慮是否需要轉換。要檢查磁碟的分區類型(MBR GPT),您可以依以下步驟操作:

()方法一:使用Windows磁碟管理工具

1.  Windows中,按下`Win+X`鍵,選擇磁碟管理。

2.  在磁碟管理視窗中,找到您想要檢查的磁碟,例如:C磁碟、D磁碟。

3.  右鍵點擊磁碟(不是分割區),選擇屬性。

4.  進入卷標籤,在「分區類型」一欄,會顯示MBRGPT

 

()方法二:使用命令提示字元

1.  `Win+S`搜尋並輸入cmd,以系統管理員身份開啟命令提示字元。

2.  輸入`diskpart`,按下Enter

3.  `diskpart>`提示符下,輸入`list disk`,按下Enter

4.  您會看到磁碟列表,如果某個磁碟的「GPT」欄位下有`*`符號,表示該磁碟是GPT格式;如果沒有`*`,則是MBR格式。

 

()重要事項

這樣就能確定您的磁碟是MBR還是GPT格式,在進行克隆或系統遷移之前,必須確認分區類型,以避免發生潛在的系統啟動問題。

 

 

二、實例解析:如何辨識磁碟分區類型為MBRGPT

MicrosoftWindows[版本 10.0.19045.5073]

(c) Microsoft Corporation.著作權所有,並保留一切權利。

C:\Users\User>diskpart

Microsoft DiskPart 版本 10.0.19041.3636

Copyright (C) Microsoft Corporation.

在電腦: WINDOWS-DPR7FN6

DISKPART>

DISKPART>list disk

磁碟      狀態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大小     可用  Dyn  Gpt

--------  -------------  -------  -------  ---  ---

磁碟 0    連線            111 GB  1024 KB         *

磁碟 1    連線            931 GB      0 B

 

DISKPART>

 

 

三、克隆磁碟的系統啟動問題:當C磁碟為GPTD磁碟為MBR時的處理方式

經查詢後所得的結果,原始C磁碟使用的是GPTGUID分區表),而目標D磁碟是MBR(主引導記錄),克隆磁碟後會遇到系統無法啟動的問題嗎?是的,如果將原始C磁碟(GPT)克隆到目標D磁碟(MBR),系統可能無法啟動。這是因為GPTMBR分區類型的結構不同,並且Windows的啟動方式會根據磁碟類型有所差異。

()GPTMBR分區類型的差異

1.  GPT分區通常配合UEFI啟動模式。

2.  MBR分區通常配合Legacy BIOS啟動模式。

 

()解決方案

克隆後,如果磁碟分區類型不匹配,可能導致無法啟動。要避免這個問題,您可以選擇以下解決方案:

1.  將目標磁碟轉換為GPT

使用工具,例如:EaseUS Todo BackupDisk Management或命令提示字元 `diskpart`等,將目標磁碟轉換為GPT。請注意,此操作會清除目標磁碟上的所有資料,因此請先備份重要資料。

2.  將原始磁碟轉換為MBR(僅適用於不使用UEFI啟動的舊系統):

如果您使用的是較舊的電腦且BIOS不支援UEFI,可以將原始C磁碟轉換為 MBR,但這通常需要重新安裝系統。

3.  克隆後重新設定啟動模式:

如果無法避免GPTMBR的克隆,克隆後可以透過系統修復工具來嘗試修復啟動紀錄,但成功率不高且較為繁瑣。

4.  建議事項:

若您希望盡可能簡單地完成克隆並正常啟動,建議轉換目標磁碟為GPT並保持GPT分區,以確保系統啟動正常。

 

 

四、在磁碟管理中對調磁碟代號時的注意事項:如何避免重複的磁碟代號

通常可以在「磁碟管理」中進行對調磁碟代號,如果希望保持磁碟代號的一致性,可以將原來的D磁碟(現在是系統磁碟)改成C,將原來的C磁碟改為D。這樣就能夠使用D磁碟的較大空間作為系統磁碟,而C磁碟可以作為輔助存儲磁碟。在「磁碟管理」中進行對調磁碟代號CD時,如何避免同時存在二個C磁碟或二個D磁碟的問題?在Windows的「磁碟管理」中進行磁碟代號調換時,為了避免同時存在兩個相同的磁碟代號,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,依次調整磁碟代號:

()操作步驟:

1.  將現有的D磁碟改成其他臨時代號:

右鍵點擊目前的D磁碟,選擇「更改磁碟機代號和路徑」。

D更改為其他未使用的代號(例如E)。這樣D就會釋放出來。

2.  將原來的C改成D

右鍵點擊目前的C磁碟(舊的系統磁碟),選擇「更改磁碟機代號和路徑」。

C改成D,這樣原本的C就釋放出來。

3.  將臨時的E磁碟改成C

右鍵點擊目前的E磁碟(現在的系統磁碟),選擇「更改磁碟機代號和路徑」。將E更改回C,完成調換。這樣可以確保整個過程中不會出現兩個相同的磁碟代號。

 

()注意事項

確保在更改磁碟代號時,只做一步修改後再進行下一步,以避免系統錯誤或路徑衝突。

 

 

五、MBRGPT分區類型的技術比較:哪一個類型更新型且通用?

從技術角度來看,GPTGUID Partition Table)相較於MBRMaster Boot Record)較新且通用。以下是一些兩者的比較:

()技術新穎性:

1.  MBR分區表自1980年代起使用,設計較為簡單,僅支援2TB以內的磁碟大小,並限制分區數最多4個主分區。

2.  GPT2000年代隨著UEFI(統一可延伸韌體介面)技術引入的分區標準。GPT支援更大的磁碟容量(理論上可支援到9.4ZB)及最多128個分區,更適合現代的高容量儲存裝置。

 

()兼容性:

1.  MBR通常與BIOS配合使用,因此在某些舊款設備中仍然使用。

2.  GPT配合UEFI使用,現代的電腦大多預設使用UEFI開機,尤其是Windows 10以後的大部分系統和大多數新的主機板都支援GPT

 

()穩定性與安全性:

1.  GPT擁有冗餘備份及錯誤檢查功能,GPT分區表的開頭與結尾都有備份,這樣可以在主分區表損壞時修復,而MBR只有單一分區表,若損壞則可能導致整個磁碟無法使用。

2.  GPT亦包含CRC32校驗碼,能檢測和修復分區表損壞的情況。

 

()綜合總結

綜上所述,GPT是較新且更具通用性的分區格式,更適合現代大容量儲存裝置及高效能需求,因此若硬體支援並無兼容性問題,GPT通常是優先選擇的分區類型。

 

 

六、磁碟分區類型MBRGPT的主要差異與優缺點分析

從技術的角度來看,GPT (GUID Partition Table)是較新型且更具通用性的分區類型。以下是MBRMaster Boot Record)與GPT的主要差異與優缺點:

()MBRMaster Boot Record):

1.  發展時間較早:MBR分區格式於1983年隨IBM PC DOS問世,並被廣泛使用。

2.  容量限制:最多支持2TB的硬碟,超過2TB的硬碟無法使用MBR

3.  分區數量限制:僅能建立4個主分區,若需要更多分區,需要使用擴展分區並在其中建立邏輯分區。

4.  相容性較佳:對於較舊的BIOS系統和舊版本的作業系統(如Windows XP)來說,MBR更為通用。

 

()GPTGUID Partition Table):

1.  發展較新:GPT分區格式隨EFI/UEFI標準而來,設計上解決了MBR的多項限制。

2.  無容量限制:理論上支持高達18 EBExabytes)容量的硬碟,實際限制取決於操作系統。

3.  支持多分區:GPT支持多達128個主分區,不再需要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。

4.  更高穩定性:GPT分區表儲存在磁碟的開頭和結尾處,提供冗餘副本,使分區資訊更穩定並具備自我修復功能。

5.  UEFI相容:GPT支持UEFI開機模式,大多數現代作業系統,例如:Windows 10Windows 11macOSLinux等,都支援GPT分區格式。

 

()綜合總結:

因此,GPT被視為現代且更具通用性的分區表格式,尤其在需要高容量硬碟、更多分區、或更可靠分區結構的情況下。

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退休樂活,活在當下:好看的微電影來了 & 百聽不厭的鋼琴演奏哦!

顯示並清理C磁碟的AppData資料夾:刪除暫存檔案與無法刪除的解決

獲邀參加新書發表會:「人工智慧的現在與未來:它將如何改變世界」